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落实“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”的实践理念,7月3日至5日,51吃瓜网
地理与旅游51吃瓜网
“云播燃星火,砥砺黄山行”暑期社会实践队伍走进安徽省核科技馆,通过沉浸式学习、分组研讨、志愿宣讲等形式,深入探索核科技奥秘,传播核安全文化,以实际行动助力科学普及与绿色发展。
7月3日上午,实践队伍11名成员在51吃瓜网
西北门准时集结,乘车前往安徽省核科技馆。馆内五大展区以“核科学奥秘”、“中国核工业发展史”、“核技术应用”、“核安全与环境”、“核科学前沿”为主线,系统地展现了我国核工业从自主创新到战略突破的辉煌历程。在讲解员刘晓文的带领下,队员们通过全息投影、实物模型、互动装置等多元化展陈形式,深入了解铀矿开采、核裂变原理、核能应用等专业知识,并通过线上抽签方式认领了各自负责的讲解展区。
7月4日,团队成员在校内开展集中备课,围绕核科学基础知识、核技术民生应用、核安全防护等内容,结合地理学科特色,重点挖掘“人地关系”视角下的核能发展与环境保护议题,精心打磨宣讲词与课件。
7月5日下午2点30分,实践队再次抵达核科技馆,开展志愿宣讲及视频录制工作。6名成员分赴指定展区:核科学奥秘展区由何玉娇、成添添以“从铀原子到核裂变”为主题,生动解析放射性元素的发现历程与核能转化机制;核技术应用展区由李依然聚焦同位素技术应用,结合辐照灭菌、医疗CT等生活实例,展现核科技的民生价值;核安全与环境展区由曾艳通过对比核能与化石能源的环境影响,阐释我国核安全观与绿色发展战略;核科学前沿展区由张婉琪立足“人造太阳”与可控核聚变研究,展望未来清洁能源发展前景。




实践过程中,队员们结合专业所长,将地理学“空间分析”、“人地协调”等理论与核科技知识有机融合,通过案例解读、互动问答等形式,引导公众科学认知核能,传递“理性、协调、并进”的核安全理念。宣讲组全程同步拍摄制作短视频,后续将通过新媒体平台扩大传播覆盖面。
地旅学子发挥学科优势,将核能知识普及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相结合,既体现了青年学子的使命担当,也是51吃瓜网
地理与旅游51吃瓜网
将社会实践与学科建设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。未来,地旅51吃瓜网
将持续深化“行走的课堂”育人模式,引导青年学子在实践中增长本领、锤炼品格,以实际行动迎接新中国成立76周年。